蜂鸟影院
返回主站   |   登录   |  注册

欢迎来到湖南省物联网学会



业界动态首页 > 信息资源库 > 业界动态


  • 5G时代MEC边缘计算价值获认可


    2019-10-31

    通信业今年的热门话题,几乎被5G包揽,从试验网到牌照到商用到终端,5G元年显得异常热闹。其中,作为5G的重要支撑,MEC边缘计算逐渐露出真容,不显山不露水,已经在不少行业实现了应用落地。

    近日在荷兰海牙举办的SDN/NFV全球大会上,“5G Excellence”大奖颁发给了中兴通讯Common Edge解决方案。这是本届大会唯一一个5G最佳产品和解决方案大奖,可见对5G边缘计算的看重。

    那么,随着5G走向规模商用,边缘计算已经走到了哪一步?中兴通讯的Common Edge解决方案为何受到青睐?笔者试着做一点解析。

    边缘计算已经冲在前面

    业界均知,5G有三大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URLL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mMTC(海量机器通信),其中后两者主要赋能行业市场的数字化转型。与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不同的是,5G要大规模面向行业市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未来5G应用场景的80%会在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车联网、远程医疗等行业应用上,5G要保证高清视频大带宽传输、工业操作超低时延,MEC边缘计算的协同不可或缺。实际上,边缘计算就是5G能力的一部分。

    传统大规模集中建设的电信网络,无法满足端到端99.999%高可靠和端到端小于毫秒级超低时延。MEC可以在更靠近客户的移动网络边缘,一方面从物理和网络层面解决了时延问题,另一方面将内容与计算能力下沉,提供智能化的流量调度,将业务本地分流,内容本地缓存,可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在5G开启建设或即将开启建设的行业场景,MEC边缘计算也“如影随形”而来,甚至冲在前面,在一些行业场景率先开启了部署。在中兴通讯看来,MEC边缘计算在今年的高速发展,一是业务驱动,二是技术驱动,三是价值驱动,作为一种网络架构和商用模式的创新,将推动产业链价值重构,助推运营商在5G时代从接入管道向信息化服务使能平台的转型。

    Common Edge经受市场检验

    成为“5G Excellence”大奖的唯一获得者,中兴通讯Common Edge解决方案一方面必然在产品层面有其过人之处,另一方面也在市场层面经受了检验。

    在产品层面,按照官方说法,中兴通讯Common Edge聚焦“4C”:

    多种制式,固移融合(Connection):无线网络与固定网络的融合接入,支持4G/5G/WiFi等多种制式,构建统一的固移融合平台。

    云化部署,统一运维(Cloud):OpenStack和Kubernetes双核驱动,共享管理资源,提供统一的边缘云视图,提升管理效率。基于AI引擎,云边协同、边边协同,实现算力动态跟随业务流动及智能优化。边缘统一管理,本地无人值守,大幅降低运维成本。

    专用硬件,异构加速(Compute): 站点机房嵌入式硬件,如IT BBU V9200, TITAN C600, 零站地、贴近用户部署。边缘机房E5410/E5430短机箱服务器,前出线设计便于维护,兼容主流加速硬件(GPU/FPGA/智能网卡),满足AI、图像处理、视频处理。

    开放平台,共建生态(Capability):将边缘网络基础设施和硬件加速能力,边缘网络分流能力和无线网络感知能力开放给第三方应用,激发边缘价值,助力千行万业共赢5G。

    从笔者角度看,Common Edge解决方案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了传统电信云的封闭式架构,实现了能力的开放与整合,一方面其分层的架构设计,实现高性能和灵活部署,另一方面其基础设施和网络能力能够被行业应用集成,从而加速行业应用落地,为5G在行业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带来了想象空间。

    事实上,该方案已经落地应用。国庆前夕浙江电信、中兴通讯、浙江蓝卓携手开通的5G智能制造项目,部署了中兴通讯MEC平台,在平台上加载浙江蓝卓的云化智能图像分析系统,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本地实时处理和反馈,整个过程中“数据不出厂”,有效保障了工业生产的数据安全。

    据了解,Common Edge解决方案聚焦“1+4”行业应用,即无线网络能力开放+大视频、车联网、智能制造和电力,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认可,截止2019年10月份,至少有100家以上的战略合作伙伴, 200家产业合作伙伴。在行业市场得到广泛应用,是本届SDN/NFV全球大会获奖的重要原因。可以相信,随着5G加速推进,MEC边缘计算将在更大范围内开花结果,成就5G的大抱负。

    来源OFWEEK物联网

    >>详情
  • 如何在多个物联网设备中提升网络安全性


    2019-09-23

    随着物联网(IoT)设备的发展,网络摄像机尤为重要。连接到互联网并使用机载处理,摄像机可能受到恶意软件的感染,并且可能成为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的目标。黑客摄像机也可以通过允许未经授权访问视频片段来威胁隐私。被黑客攻击的摄像机的性能可能会降低,并且在需要时可能无法正常通信。
      确保网络安全是一项挑战,视频监控市场的分散结构有助于应对这一挑战。各种公司都参与制造,集成,安装和操作视频系统,网络安全威胁可以在任何阶段进入市场。

    “ 这并不总是很清楚谁负责, ” Yotam古特曼,为SecuriThings营销副总裁,一个网络安全公司说。“ 然而,唯一可以确保网络安全的实体是安全集成商和服务提供商。他们将承受经济上的痛苦并愿意为网络安全付费。每个相机每月额外1美元或2美元并不昂贵。”
      SecuriThings的“轻量级软件代理”在摄像机的背景下运行,将信息发送到云中的分析系统
      物联网设备安全管理
      在最近在伦敦举行的IFSEC贸易展上,SecuriThings公布了其物联网设备安全管理(IDSM)方法,使集成商能够确保网络安全。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拥有约20名员工,并在纽约市设有销售办事处。
      SecuriThings的“轻量级软件代理”在摄像机的背景下运行,收集摄像机进程和连接的元数据,并将信息发送回云中的分析系统。拖放部署使摄像机能够在几秒钟内开始生成数据,并且只需要两次鼠标点击。
      云系统分析数据,查明异常情况,识别新用户,检测多次进入尝试并跟踪其他摄像机进程以识别任何网络攻击。它监控所有设备,网关,用户和API,以实时检测威胁并根据预先确定的安全策略缓解威胁。机器学习工具还分析可能表明内部滥用的更微妙的活动。例如,用户支持中心可以识别员工是否正在不正确地访问摄像机,从而防止内部人员滥用。
      认证供应商不可知软件
      SecuriThings正在与相机制造商和视频管理系统(VMS)制造商合作,通过各种相机型号和系统来验证其软件代理商的运营。
      SecuriThings已经确定,通过像Johnson Controls这样的集成商,这是最快的上市途径。系统可以在事后添加到现有安装中以进行即时监控和修复,或者可以在启动时轻松地将其合并到新系统中。“ 我们在美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销售团队,专注于将技术引入更多本地和国家的集成商, ”古特曼说。认证确保SecuriThings的软件代理可以安装在大多数现代相机型号中,而不会对操作产生负面影响; 该软件与供应商无关。
      另一个最终进入市场的途径是与相机制造商合作,在工厂的相机中安装SecuriThings软件代理。在这种情况下,安装摄像机时可以轻松“点击”系统。
      云分析生成跟踪系统活动的仪表板,和/或托管服务监控系统并在出现问题时通知客户
      SecuriThings云系统生成一个仪表板,可跟踪系统活动以识别任何网络安全威胁
      物联网安全运营中心
      SecuriThings操作对VMS是透明的,并且公司与VMS制造商合作以确保代码与其系统无缝地运行。云分析生成跟踪系统活动的仪表板,和/或托管服务监视系统并在出现问题时通知客户。
      “ 我们通过物联网安全运营中心对其进行监控,这是一项全面管理的服务,可确保实时检测和缓解物联网网络威胁, ”古特曼说。“ 我们发现终端客户没有足够的人力来监控系统,因此我们的专家可以指导他们。“ 访问控制和基于云的访问控制将是网络攻击下的下一个系统,它们几乎同样容易受到攻击”
      Gutman说,相机制造商的一个好处是像SecuriThings这样的系统能够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公平竞争”。该方法为集成商和用户提供了更高水平的网络安全信心,包括使用以前存在网络安全问题的摄像头,例如“后门”访问。Gutman表示,SecuriThings已将其软件认证用于海康威视相机,目前正在与大华进行认证。
      “ 西方制造商说他们的产品更安全,但我们可以帮助所有相机制造商证明它们同样安全, ”古特曼说。“ 集成商和用户可以登录设备并查看所有活动。”
      保护连接设备免受网络威胁
      除了视频,SecuriThings的产品还针对物联网(IoT)中的所有连接设备。SecuriThings安全解决方案可实现对智能城市中大量部署的物联网设备的实时可见性和控制,物理安全,楼宇自动化,家庭娱乐等。由于市场需求,获得牵引力的机会以及安全应用的关键性质,视频监控是早期关注的焦点。但挑战远远超过视频监控。
      “ 我们看到其他设备面临类似的风险, ”古特曼说。“ 访问控制和基于云的访问控制将是网络攻击下的下一个系统,它们几乎同样容易受到攻击。如果您可以禁用访问控制系统,则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可能存在风险的其他连接设备包括楼宇自动化和加热和冷却(HVAC)系统。

    来源:OFweek物联网

    >>详情
  • OneMO模组说:漫谈虚拟现实+5G


    2019-09-04

    image.png

    虚拟现实技术(AR/VR,严格意义上说AR是增强现实技术,但此处的表达包含AR),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元素/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或将模拟的元素显示到现实世界中)。大家接触虚拟现实往往是从游戏领域开始的,其实该技术的想象力远不止游戏!5G时代中,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等方面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虚拟现实技术将拥有更多可能性!

    虚拟现实的发展史

    最早的虚拟现实出现于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现代主义画家创作了战争环境和更多不同主题的全景绘画,可以填满人的视野,完全沉浸在画面中。20世纪50年代,著名摄影师Morton Heilig创造了Sensorama——全传感仿真器,蕴含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思想理论。

    image.png

    20世纪60年代,Ivan Sutherland通过头部显示器连接计算机并实时进行模拟以及实现真实的交互,将虚拟现实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M.W.Krueger 设计了 VIDEOPLACE 系统可以产生一个虚拟图形环境,使体验者的图像投影能实时地响应自己的活动;M.MGreevy 领导完成了 VIEW 系统,它是让体验者穿戴数据手套和头部跟踪器,通过语言、手势等方式进行交互。这一阶段是真正意义上虚拟现实技术逐步诞生的阶段。

    image.png

    1990年以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虚拟现实技术理论得到完善和更多应用机会。日本Sega、任天堂、Oculus、Google、HTC、索尼等众多厂商陆续推出VR设备,并使VR设备的价格变得越来越亲民。虚拟现实技术从研发型阶段转向为应用型阶段。

    image.png

    虚拟现实技术的瓶颈

    目前限制虚拟现实广泛普及的因素不仅是设备成本高、内容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更核心的是技术的易访问性。开发人员必须将足够的计算能力集成到设备上,甚至目前主流高质量的虚拟现实体验都必须使用PC。如何顺利运行才是问题的关键。

    虚拟现实技术+5G:云计算

    虚拟现实本地运行需要大量的数据传输、存储和强大计算能力,云计算能够将这些数据和计算密集型任务转移到云端,利用云端的数据存储和高速计算能力,将画面和指令传输到设备侧,实现精彩的体验。这将消除虚拟现实设备对计算机的依赖,跟踪器置于头显上,头显的重量和成本将大幅下降。而进入云计算需要的是与图形芯片的超快连接,这样才不会干扰体验。所以结论是我们需要5G!

    虚拟现实技术+5G:高清视频

    目前的虚拟现实体验中,除了部分高端PC版设备能够拥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大部分都有粗糙的表现导致沉浸感变差。一方面,本地显示运算需要设备支持,极为不便;另一方面,视频传输也是问题,目前4G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无法满足高清视频的要求,大部分虚拟现实设备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更流畅的画面放弃更高清的画质。借助5G的高速通道,4K/8K高清体验成为现实,想象一下面对面站着能看清对方的毛孔,是否感觉很真实呢?

    image.png

    应用展望

    当虚拟现实设备的成本重量大幅下降,并且具备高清的画质和流程的体验,一些以前被技术瓶颈卡住的行业需求,就可以被虚拟现实+5G所解决:

    智慧教育

    学习是一个看、听、思、习的过程,当前的学习方式主要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阅览视频、课件,和看书来完成。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打破传统教育的藩篱,让学习环境更加多样化,将抽象的概念情景化、可视化,为老师与学生打造各个教育阶段的、高度融合的、高度沉浸的、高度交互的智慧教室。

    虚拟现实智慧课堂的优势

    • 沉浸式主动学习,高效吸收

    • 三维可互动讲解,生动有趣

    • 覆盖疑难点考试,轻松教育

    • 新型信息化教育,统一提供

    • 全科目资源内容,公平使用

    当前虚拟现实智慧课堂的问题

    • 4G网络无法支持高清直播,导致沉浸感变差

    • 硬件设备较重,使用不方便,携带不便捷

    • 技术不成熟,眩晕感较强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5G的带来,第1、2个问题均可以通过4K/8K和云设备的方式解决。第3个问题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成熟,资本的不断加入,也将被解决。万物互联的智慧教育时代,即将到来!

    image.png

    智慧医疗

    传统的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中药调理;现代西医主要通过高科技电子设备进行数据检测,并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式进行诊治。这两种方式,其实都可以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远程操作。之前已经根据4G网络发展出远程医疗概念,但由于技术的限制,体验始终不太理想。通过5G时代中的虚拟现实设备,实现高质量的“面对面”诊疗服务,能够真正为“外科医疗教育”和“远程医疗”提供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外科医疗教育

    众所周知,我国医疗服务现状并未使大部分患者满意,临床水平较高的医生大多集中在大城市三甲医院,大医院一号难求,基层门可罗雀。在整体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下,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只能是空谈。如今恶劣的医疗环境和年轻医生亟待培训提速,如何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的方式让低年资医生加速成长显得迫在眉睫。

    临床上,80%的手术失误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所以手术训练极其重要。“我们都知道飞行员在正式掌控一架飞机之前,会在地面使用飞行模拟器对驾驶技术进行培训,这个过程有些像玩游戏,外科医生与飞行员工作性质相似,都关系到他人的性命,因此也应在执业之前先将自己投入到虚拟环境当中不断去训练。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年轻医生360度无死角观察专家手术过程,并且像玩游戏一样学习做手术,不仅能提升动手能力,游戏的形式还能让医生的学习过程效率更高。

    急救车上的远程手术

    曾经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中国移动展台,曾展示过“千里之外”远程B超手术,医生通过实时图像和操作机械臂,以低于10ms的时延完成了该手术示例,但仍然无法突破平面图像所带来的获取信息的局限性。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和手部的感应器,能够“真实”站在患者旁进行操作,手术操作的精确度也将显著提高。

    image.png

    虚拟现实是5G时代中的一个主流方向,5G将为虚拟现实技术带来更高的设备议价和更流畅和更沉浸的体验。正如乔秀全教授所说,虚拟现实在5G时代的发展将为我们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来源:OFweek物联网

    >>详情
  • 5G+AI正助力“视联网”实现


    2019-08-23

    在5G+AI时代,视频将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入口,承担起信息传递介质和互联网功能载体的作用。这一全新的以视频为核心的互联网形态,可以称之为“视联网”。在各种信息介质中,视频的优势很明显,它综合了文字、图片、音频所具备的属性,等长时间内的信息承载量更大,因此带给受众的共鸣感也会更强。

    当下视频体验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包括视频连接智能穿戴的“VR体验”,以及常规视频中的广告、互动、小程序等。在“视联网”逐步发展过程中视频识别能力、网络带宽、视频互动能力都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视联网”初期,大量的工作围绕视频数据展开,进行读取、识别、标注等。

    目前视频占据了全网数据的80%,且不断提高。4G技术让高清视频可以在移动端流畅的观看,在“视联网”当中5G将是硬性指标。

    5G是新一代信息传输技术,具有高宽带、低延时的特点,简单而言就是把现在的无线网络传输速度增加十倍、反应速度缩减到十分之一。有人比喻说:“如果4G速度是高速的话,那么5G就是高铁。”从数据传输角度来说,不同的行业的使用效果体验也有差异,比如视频领域4k/8k视频、VR转播、赛事转播,汽车领域的无人驾驶、遥感技术等。5G于视联网而言,最关键的是解决了传输带宽问题,一部无压缩的蓝光电影大约25G左右,用移动网络一分钟不到即可下载完成。视频作为信息传输介质的通讯阻碍已经可以基本排除。

    AI正在帮助视频做加法,比如视频编辑简单上手,在vlog、短视频流行的当下智能视频编辑起到很大作用,让普通用户可以得到更佳体验。在视频内容方面,视频小程序逐渐开始应用,比如弹幕、投票、卡牌等,提高视频的互动体验。在未来,更多应用会像微信小程序生态一样开始出现,比如我们在看一段有关潜水的视频,视频当中会出现图框标注潜水地点信息,点击即可查看详细的内容甚至旅游路线、订票、购买等相关内容。

    5G+AI正在助力“视联网”实现

    随着IP产业发展更加完善,相关周边内容都可以在视频当中通过小程序去呈现。比如许多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在视频当中嵌入相关小程序应用获得阅读体验,抑或是视频中明星的同款商品、周边产品,都可以通过视频电商小程序引流,间接还可抵制盗版IP发展。整体来说这是一个满足用户即时需求的过程,不同的小程序,其功能开放程度也不相同,一方面可以帮助app进行引流,提高用户装机量,另一方面提高变现能力,直接在小程序上完成所有操作例如:购买、订阅。有用户调查显示“因为更方便、无需下载,所以更加喜欢用小程序”。

    智能设备未来将可以以视频为媒进行互联。在智能穿戴设备普及后,AR和VR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视频作为互联网功能载体的作用将愈发显著,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会是视联网的高频使用点。比如,在博物馆当中看到了感兴趣的文物,通过智能眼镜摄像头快速记录并识别,而有百科功能小程序可以推送文物相关介绍以及朝代背景信息,帮助用户及时获取信息。智能家居方面,类似家庭影院的智能版将会出现,通过识别用户情绪推送相关的视频,比如情绪低沉时推送一些喜剧类内容。

    在智能穿戴普及的时代,视频的信息承载能力将会被进一步放大,AI会通过自动学习优化的能力带来更多的便利。视联网实现的过程AI技术在为视频做加法,而相反这个过程不断地帮用户做减法,便利化是其中的核心。

    当前我们处在“视联网”的“婴儿期”阶段,这一阶段视频AI技术实现了对视频内容的初步解构,形成了包括内容、情景、事件等结构化数据。基于这些结构化数据,可以实现视频与用户的初步互动,满足用户的有限需求。

    AI场景广告就是一种初级应用形态,实现了场景购买需求与购买渠道的对接。结构化视频内容,通过预设参数进行视频标签识别,根据人物、地点、事件、空间四大维度进行详细的识别为广告主找到最合适的投放点。

    5G+AI正在助力“视联网”实现

    比如在电视剧《漂洋过海来看你》当中境外游的场景,从共鸣角度来看,此刻是本集剧中的一个高潮点,观众的情感共鸣度很高。画面方面,这是一个长镜头的背影,男女主角相拥看向远方,因为没有相对聚焦的场景,所以此刻用户的注意力较为分散,而广告框的出现对用户的观看体验影响是非常小的。广告内容上来看是关于境外游款的信用卡,贴合受众的需求,比如针对性很强大量的80后中产阶层,具备很强的消费能力。类似的品效合一,智能化推送的广告案例还有很多,极链科技拥有国内最大的AI广告平台,帮助品牌商家完成AI时代下的推广和转化。是一家聚焦下一代视频互联网的AI科技公司,主要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云锋基金、旷视科技、优必选、国投基金等。现已成长成为一家拥有领先技术、海量用户及综合性营收能力的视频AI科技公司。

    视联网的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智能化程度和商业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随着5G通讯技术普及而解决带宽问题。AI将会呈现行业化、产业化发展趋势,目前AI技术已经在安防、金融、智能驾驶和视频广告投放等垂直领域中有了充分的应用,基于视频识别的部分需求得到了一定满足。更多视频相关的应用及功能将会被实现,AI+5G正在助力“视联网”发展至下一阶段。

    来源:OFweek物联网

    >>详情
  • 如何达到万亿级生态规模?详解视联网发展的三大抓手


    2019-08-16

    伴随视频行业的兴起,一些细分领域的视频网站和平台逐渐兴起。像YY、9158等公司最早探索出直播的互动视频模式,为用户提供实时直播内容,从而赢得了部分细分领域用户的喜爱。视频,因其相比图文具有的互动性强、新鲜多元等优势,搭乘AI+5G发展的快车道,互联网全面视频化已经势不可挡。

    除了大火的视频直播平台和播放平台,内容生产平台、电商购物平台、资讯搜索平台等等也都融入了视频服务,视频已经融入在互联网的方方面面。视联网生态即将到来。

    视联网,是以视频作为主要信息传递介质和功能载体的下一代互联网形态,将颠覆当前图文生态的互联网形态,引发新一轮互联网生态的激烈竞争。那么,在技术快速进步的当下,我们离实现视联网的成熟期还有多远?目前,视联网的成长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突破。

    1、视联网的核心能力——视频识别能力

    视频识别的精度和速度决定了视联网连接的广度和深度。速度提升能提高视联网的适用范围,识别速度越快意味着观众可以更迅速地与视频内容产生互动。识别的精度和维度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视联网的链接深度。更多维度和更高精度的识别才能精准定位用户需求,进而深耕具体的需求内容,调用最为合适的互联网服务。

    从当前的技术条件来看,视频识别能力的进步主要取决于数据积累和算法迭代两个方面。其中,算法迭代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当前人工智能算法的突破也是建立在数十年理论研究和天才的灵光一闪之上。与之相比,利用当前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视频识别能力的提升是可预期和可实现的。其中的关键在于数据积累引起的识别能力从量变到质变。

    2、视联网的价值体现——视频小程序生态

    “视频小程序”即是面向所有视频开发者,以开源视频操作系统为基础,开发个性化的视频交互应用,帮助拥有视频的APP即刻拥有互动和变现的能力,为其提供了高效个性化的交互体验。通过多样的视频内小程序链接丰富的互联网服务,将视频识别的技术能力转化为给视频观众带来服务的功能模块,与APP里的购物、社交、电商、搜索等所有功能完美融合在一起。

    视频小程序能帮助平台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实现了视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为优质的视频内容与流量提供了变现机会,也为品牌创建了全新的视频互动营销解决方案及渠道,是视联网生态建立的价值体现。如何最大化利用既有的视频识别能力,链接尽可能多且好的互联网服务、为视频观众提供最为便利性的服务,是视频小程序生态建设的核心问题。

    3、视联网的必要条件——软硬件协同发展

    视联网真正走向成熟,还需要软硬件层面的协同发展,促进视联网的快速推广与应用落地。完整的视联网是终端人工智能和云端人工智能的总和,实现从智能到智慧的跨越,必须依托于软硬件的协同发展,完整布局,包括处理芯片、通讯带宽、摄影设备、互动设备等。而在硬件设计层面,尽可能囊括视联网的软件应用,包括识别算法、互动程序等。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智慧车联、智能交通等产业的市场潜能正在爆发。通过跨界合作,打破产业边界,实现软硬件能力的极大跃升,也必将带动整个视联网的加速发展。

    来源:OFweek物联网

    >>详情
1 2 3 4 5 6 7 8 跳转到:GO